科学研究

科普园地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科学研究 >> 科普园地 >> 正文

关“艾”大学生——预防艾滋病知识科普

日期:2024-03-21  来源:   点击:

  艾滋病全称是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”(英文名缩写AIDS),是由艾滋病病毒——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。HIV进入人体后,主要靶细胞是CD4+T淋巴细胞,CD4+T淋巴细胞受损后人的免疫力会逐渐下降,出现多种难治愈的并发症,最后导致死亡。目前,全球还没有研制出完全治愈艾滋病的药物,也没有相应的预防疫苗,因此,掌握“防艾”知识尤为重要,预防是最好的“疫苗”。

 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设置为“世界艾滋病日”,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,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。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“红丝带”,象征着人们要用“心”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。

一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

1.性行为传播:性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,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女、男男人群之间传播。并且一个人性伴侣越多,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也就越高。

2.血液传播: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,共用注射器,以及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针灸、拔牙、纹眉等侵入人体的器械均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的传播。

3.母婴传播: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,在怀孕、分娩和哺乳时,可以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婴儿。

  对于学生群体来说,大学生容易感染艾滋病的行为有无保护的男男性行为、与不明感染状况的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、多性伴性行为、吸毒或醉酒后发生性行为等。其中,无保护的男男性行为是大学生最常见的感染方式。但是HIV病毒脱离人体后十分脆弱,以下日常行为并不会被传染艾滋病:

  ①抚摸、礼节性接吻、拥抱、握手等礼节性接触;

  ②使用公共设施,如厕所、电话机、公共汽车等;

  ③与感染者共用碗筷、杯子等日常餐具;

  ④蚊虫叮咬。

二、艾滋病的分期

  艾滋病分期一般分为急性感染期、无症状期以及艾滋病期三个时期。

1.急性感染期

  通常发生在最初感染艾滋病后2-4周,可发生类似伤风感冒、发热、全身疲劳无力、食欲减退等临床表现,约1-3周后可自行缓解。

2.无症状期

  一般持续6-8年,艾滋病病毒在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,免疫系统受损,此期虽没有典型症状但其具有传染性。

3.艾滋病期

  在艾滋病感染的最后阶段,通常会持续发热、腹泻等症状。随着病情的加重,症状日见增多,由于这一时期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,可能会发生各种感染和恶性肿瘤,从而表现出相应疾病的症状。所以对于艾滋病,及时发现、提早干预,才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。

三、如何预防艾滋病?

 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,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,加强主动监测。

1.积极采取预防措施

  (1)正确使用安全套是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;

  (2)杜绝不洁性生活;

  (3)不去消毒不严格的机构进行拔牙、打针、针灸、穿耳洞、纹眉等又创伤性的操作,生病时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,防止不洁器械传染艾滋病;

  (4)避免共用牙刷、剃须刀等生活物品;

  (5)注意输血安全,要选用健康的献血血源,献血时也要到正规的机构;

  (6)拒绝毒品,不以任何方式吸毒;

2.尽早主动检测HIV

  (1)发生了高危行为后要尽快前往传染病医院或疾控中心就诊,尽早做相关检测、风险评估。

  (2)不幸发生HIV暴露后,可以用HIV阻断药来防止HIV病毒扩散。越早服用阻断药越早受益,最佳的阻断时间是2小时,最好不超过24小时,72小时内也仍有较高的成功率。

Baidu
map